最新动态 公司概况 股本结构 相关报道 公司公告 限售股份 财务分析 龙 虎 榜
持股情况 历年分配 经营展望 行业分析 经营分析 高管介绍 基金持股 关联个股 图文F10
  华友钴业 603799
康普顿
道森股份
  相关报道  
 ≈≈华友钴业603799≈≈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2.02.07)
[2022-02-07]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公开发行76亿元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核准批复
    ■证券时报
   华友钴业(603799)2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76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2022-01-28]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合资公司拟20.8亿美元投建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证券时报
   华友钴业(603799)1月28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华友国际钴业与其他合资方共同投资合资公司华飞公司,合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Weda Bay工业园区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20.8亿美元,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约12万吨镍金属量和约1.5万吨钴金属量的产品。 

[2022-01-19]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控股子公司拟对华友浦项与浦华公司增资
    ■上海证券报
   华友钴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友新能源与POSCO CHEMICAL拟分别对华友浦项和浦华公司进行增资。华友浦项拟新增注册资本144,532万元,其中,华友新能源增资86,719万元,增资完成后,华友浦项的注册资本将从33,600万元增加至178,132万元,华友新能源持有华友浦项60%的股权。浦华公司拟新增注册资本163,769万元,其中,华友新能源增资65,508万元,增资完成后,浦华公司的注册资本将从31,000万元增加至194,769万元,华友新能源持有浦华公司40%的股权。 

[2022-01-19] 华友钴业(603799):2021业绩预告超预期,钴镍一体化红利开始兑现-年度点评
    ■中金公司
    公司2021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64-260.56%,超出我们预期华友钴业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260.56%,扣非归母净利润37.9-42.9亿元,同比增长237.20%-281.68%;预计4Q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32-18.32亿元,环比增长48%-104%,同比增长176%-283%。公司业绩超出我们预期,主要系公司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产品量价齐升,大幅提振业绩。
    关注要点
    铜钴+锂电材料板块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实现高速增长。1)铜钴板块:价格方面,2021全年LME铜均价9290美元/吨,同比+50%,4Q均价9577美元/吨,环比+1.8%;2021年MB钴均价23.98美元/磅,同比+56%,4Q均价29.9美元/磅,同比+24%。产销方面,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自产钴产量同比有望实现小幅增长,铜基本维持满产稳定运行。2)锂电材料板块:价格方面,以6系为例,2021年三元前驱体均价12.75万元/吨,同比+50%;三元正极材料均价19.24万元/吨,同比+47%。产销方面,我们预计公司前驱体产量6-7wt,同比约翻倍增长,正极材料方面浦华、乐友2021年进入量产阶段,巴莫产能也在稳定释放。
    2022年:关注镍+锂电材料板块放量,公司二次创业收益兑现元年。1)镍:  一是华越6万吨湿法镍项目,公司顶住疫情压力顺利于2021年建成投产,目前正在调试过程中;二是华科4.5万吨高冰镍项目稳步推进;华飞12万吨湿法镍项目已启动,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投产。2)锂电材料:一是前驱体方面,华浦和华金积极推进量产认证,衢州5万吨高镍前驱体项目稳步推进中,我们仍预计21年底到22年初建成;二是正极方面,浦华和乐友1Q21达产,开始进入稳定量产阶段,我们预计巴莫22年产能规划约10万吨。
    华友一体化发展模式基本成形,一体化发展红利开始凸显。一是公司当前一体化布局完善,上游形成完整的锂钴镍新能源金属布局,中游具备钴镍铜冶炼产能,下游同时拥有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和正极全品类产品。二是考虑镍项目将陆续投产达产,我们预计镍资源自供将直接增厚前驱体单吨盈利。
    三是与容百、当升、孚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印证一体化带来的稳定供给和成本优势对下游的吸引力,公司踏上收获一体化发展红利的高速发展期。
    估值与建议
    考虑公司量价齐升,我们上调2021/2022年净利润18.6%/17.9%至39.84亿元/57.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31.8倍/22.1倍市盈率。引入2023年净利润67.39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72.00元目标价,对应36.6倍2022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65.8%的上行空间。
    风险
    新能源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

[2022-01-17]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审核通过
    ■上海证券报
   华友钴业公告,2022年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对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2022-01-14] 华友钴业(603799):一体化链路优势显现,打造全球锂电材料龙头-深度研究
    ■安信证券
    对华友钴业的认知从"周期成长"到"超级成长",锂电材料2022年开始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公司未来的利润并非来自镍钴价格的弹性,而是依托布局印尼镍矿&园区&冶炼的先发优势、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的路径优势及自身成本控制形成的价差带来丰厚利润,弱化价格周期波动对业绩产生的周期性。华友正在塑造的以及未来最强的能力是承受降价的能力而并非涨价能力。
    湿法镍钴冶炼试产成功,享受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的α,打造锂电材料领域的青山。2018年起公司先发布局印尼工业园区、镍矿权益+能源,同时积极布局华越、华科、华飞等镍钴冶炼项目。随2021年11月华越项目首线试投产成功,项目确定性落地。我们更看好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电池用镍钴方向具备更突出的优势。湿法路径在成本(以及潜在成本上涨方面)显著优于火法,并且在碳排放方面较火法有巨大优势。未来火法-高冰镍-硫酸镍路径定义硫酸镍边际成本,而低成本的湿法路径至少赚取低于火法路径成本部分的超额收益。对于华友而言,至少赚取单金吨4000-5000美元的超额利润。
    前驱体产能迅速扩张,正极三元+铁锂积极布局。三元前驱体行业的技术溢价将显著收窄,行业竞争主要偏重于原材料成本。公司以"十年任务,五年完成"的目标持续加速,若公司募资投建顺利,按现有规划,2023年公司预计将形成38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公司持续与下游客户如容百、当升、孚能等签订巨额供应协议,提供后续持续成长的范式。公司2021年以35亿的估值对巴莫完成控制;此外,公司在磷酸铁锂、锂矿等领域亦有积极布局。
    三元材料一体化链路塑造公司高竞争壁垒。华友一体化从资源到材料,对材料加工企业形成降维打击,并形成公允价格之前的利润安全垫。另外公司有能力保障供应、价格。随产能释放+持续订单,公司正步入确定性成长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从全球钴业龙头积极向全球锂电材料龙头进发,一体化链路显著加速,随着公司各项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9.41/60.09/78.76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8%/53%/3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47.61元,对应2022年30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假设测算存在偏差等

[2022-01-13] 华友钴业(603799):锂电产业一体化效果初显,2021年度业绩高增-年度点评
    ■华安证券
    公司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1)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217.6%-260.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42.9亿元,同比+237.2%-281.7%。2)从单四季度看,公司Q4实现归母净利润13.3-18.3亿元,同比+178.4%-283.0%,环比增长47.9%-10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9.7亿元,同比增长196.9%-297.8%,环比增长63.2%-118.6%。
    产品量价齐增长+产业一体化成效凸显助推业绩高增长
    1)价格层面,2021Q4金属价格以及锂电材料价格大幅上涨:①铜钴板块,据SMM和百川数据显示,单Q4铜均价为7.1万元/吨(环比+2.0%,同比+30.2%);钴均价为43.40万元/吨(环比+16.6%,同比+61.8%)。②锂电材料板块,N622三元前驱体的2021Q4均价为14.02万元/吨(环比+6.2%);三元材料2021Q4均价为24.2万元/吨(环比+28.0%)。2)产品销量层面,据半年报披露公司上半年各业务板块已实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铜钴产品销量分别约为2.5和8.8万吨,前驱体销量接近7万吨,同比约翻倍增长。同时Q3巴莫并表叠加产能稳步释放,增厚公司业绩。3)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成效凸显。公司积极完善上游资源布局、推进高镍产品产能扩张、延伸下游材料,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
    多项目稳步推进,完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1)印尼镍项目顺利推进:华越年产6万吨湿法镍项目于2021Q4投产,华科年产4.5万吨火法高冰镍项目预计2022年中建成投产以及华飞年产12万吨湿法冶炼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随着项目逐步投产,镍资源自给率提升增强公司三元前驱体成本竞争优势。2)稳步推进三元正极产能释放:衢州5万吨在建产能预计于年初建成投产;广西巴莫布局增产前驱体和正极材料。3)加码磷酸铁锂业务、布局锂资源:收购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控制锂资源,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资产布局铁锂业务并携手信发集团共同推进磷酸铁锂一体化产业建设。
    投资建议
    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司积极向上控资源和向下布局正极材料产业链。随着各个项目陆续落地,公司产业一体化收益有望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366.8/487.2/6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1%、32.8%、34.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9/50.4/6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3%、26.3%、33.9%;对应PE分别为32X、25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2021年业绩大超预期,一体化成效加速释放-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开源证券
    2021年业绩预告大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0亿元至42亿元,同比+217.6%-26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9亿元至42.9亿元,同比+237.2%-281.7%;2021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至18.3亿元,同比+178.4%-283.0%,环比+47.9%-103.4%。得益于一体化成效实现突破及下游需求高景气,带动主营产品量价齐升,驱动公司全年业绩大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6(+3.19)/54.62(+10.22)/70.93(+11.13)亿元,EPS分别为3.04(+0.26)/4.47(+0.83)/5.81(+0.9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1.0/21.1/16.2倍,维持"买入"评级。
    四季度金属价格持续上扬,产品量价齐升助推业绩大超预期
    公司业绩预告大超预期主要是受益于能源金属和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上扬。根据Wind和SMM数据,2021Q4单季铜钴镍分别为7.11/44.06/14.84万元/吨,环比+2.0%/18.2%/2.9%;SMM6系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2021Q4单季均价分别为13.8/23.9万元/吨,环比分别+3.9%/24.4%。在新能源金属材料价格全面上涨之际,公司2021年钴铜业务销量有望分别达到2.5/8.5万吨,前驱体销量约6.5万吨,巴莫产能将持续释放。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助推2021年业绩大超预期。
    2022年一体化成效释放元年,业绩弹性可期
    我们预计钴铜业务保持稳步增长;锂电材料方面,自有5万吨高镍前驱体项目投产在即;巴莫年产能预计增至约10万吨,合资项目产能稳步释放。镍资源方面,在疫情压力下华越项目已顺利投产,预计2022年中达产,全年镍金属量有望贡献3万吨权益产量;华科项目预计2022年中投产,华飞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建成。在"十年目标,五年完成"的理念下,镍资源和锂电材料产能有望加速大幅放量。随着当前一体化全线贯通,在未来成本比拼环境下,公司有望凭借低成本优势持续提升市占率的同时,实现"资源出利润,材料放业绩"的成长飞跃。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建项目不及预期等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锂电材料一体化效果初显,2021年业绩超预期-公告点评
    ■光大证券
    事件:公司1月11日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260.56%,归母扣非净利润37.9-42.9亿元,同比增长237.2%-281.68%。
    点评:
    量价齐升带来业绩大增:按业绩预告计算,Q4归母净利润13.3-18.3亿元,同比增长178-283%,环比增长48-103%。量价齐升带来业绩大增:1)价:NCM622三元前驱体2021Q4均价14.0万元/吨,同比+57%,环比+2.5%;长江有色钴2021Q4均价44.1万元/吨,同比+63%,环比+18%;长江有色铜2021Q4均价7.1万元/吨,同比+30%,环比+2%。2)量:公司铜钴、三元前驱体产能持续释放,巴莫科技并表带来正极材料产量增长(2021年7月29日完成股权变更)。
    印尼湿法镍项目已顺利投产,镍布局落地:华越子公司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部分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于2021年12月底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经检测合格。标志镍板块布局正式落地。华科4.5万吨火法项目、华飞12万吨湿法镍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22-2023年逐步投产,贡献增量利润。收购前景锂矿公司,完成锂资源布局:公司12月22日晚公告拟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其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2021年12月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露天采矿,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及0.3吨钽精矿。2020年底已小规模露采,并运营一条透锂长石中试生产线,2021年10月完成第一批产品装船销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1年铜/钴均价6.9/37.8万元/吨,镍价1.8万美元/吨,考虑基本金属需求有回落风险而新能源维持高景气,未来铜、镍价小幅回落,钴价整体平稳。假设2022/2023年铜价为6.5/6.5万元/吨、钴价为38.9/38.9万元/吨、镍价为1.7/1.6万美元/吨,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暂不考虑前景锂矿公司的业绩),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2.3/67.0亿元(上调幅度为25%/26%/16%),同比增长249%/29%/2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2/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钴铜价格大幅波动,公司各投资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高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恶化风险;锂价超预期下跌风险。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金属价格上行贡献主要利润增量,Q4业绩大超预期-业绩预告点评
    ■东吴证券
    公司预计2021Q4归母净利润13.3-18.3亿元,环比增长48-103%,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260.56%,其中2021Q4归母净利润13.31-18.31亿元,同比增长178-283%,环比增长48%-103%,超市场预期。2021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7.9-42.9亿元,同比增长237.20%-281.68%,其中2021Q4扣非归母净利润14.72-19.72亿元,环比增长63%-119%。
    三元前驱体合资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锂电材料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我们预计公司Q4销售前驱体1.5-2万吨左右,环比增长10-20%,5.5万吨自主产能满产满销,4.5万吨合资产能逐步释放,全年我们预计出货6.5-7万吨,同比翻番。此外公司布局锂矿、铁锂业务,此前公司公告以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公司与兴发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一体化产业,进一步完善锂电材料业务布局。
    公司镍湿法冶炼项目2022年落地,贡献新业绩增量。公司2018年启动与青山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已于2021年底投料,我们预计22年年中达产,保守价格假设下,达产后可实现8亿元以上归母净利;公司投资5.16亿美元建设印尼年产4.5万吨高冰镍项目,公司持股70%,公司预计2022年中建成,保守价格假设下,达产后我们预计可实现4亿元以上归母净利。公司现有在建镍冶炼产能22.5万吨(不考虑权益),对应前驱体40万吨以上需求。公司坚定打造由钴镍资源到三元前驱体一体化布局,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龙头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公司现有1万吨电池级硫酸镍产能,3万吨产能在建,新建产能我们预计2022年出货,一体化比例提升有望提升公司前驱体盈利水平。
    公司钴、铜价格震荡上行,预计贡献主要利润增量。公司钴产品Q4我们预计产量环比持平微增,由于钴价在Q4震荡上行,我们预计钴产品单吨盈利较Q3进一步提升,钴价回升带来盈利能力回升,价格弹性较大。铜产品Q4我们预计生产3万吨左右,环比持平微增,2021年Q4铜期货价格在9500-10500美元/吨区域波动,较Q3价格中枢进一步上行,我们预计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全年我们预计铜产品产量10万吨以上,同比微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行业景气度持续,我们将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由31.8/45.6/62.3亿元上修至40.04/57.12/75.36亿元,同比增长244%/43%/32%,对应PE为29x/20x/15x,给予2022年30xPE,对应目标价1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Q4业绩超预期,一体化持续推进-年度点评
    ■国金证券
    事件
    公司1月11日晚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2021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260.56%。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70亿元,同比增长267.66%。
    评论
    Q4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提升。2021Q4单季度实现净利润12.3亿元-17.3亿元,业绩超出预期。年末钴价49.5万元/吨,Q4上涨25%;年末铜价9692美元/吨,Q4上涨6%。2021年锂电材料需求持续高景气,公司高端化、一体化经营战略成效显著,前驱体、正极材料等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资源+前驱体+正极"产业链布局逐渐成型。华越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湿法项目已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并检测合格。华科4.5万吨火法项目、华飞12万吨湿法镍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22-2023年逐步投产。前驱体分别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孚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供货量合计超过60万吨。正极材料扩充磷酸铁锂业务,收购圣钒科技并规划7.5万吨/年产能,与兴发集团合作投资建设50万吨/年产能。
    收购Arcadia锂矿,一体化战略再下一城。根据2021年12月22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以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100%的股权及关联债权,获得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Arcadia锂矿锂资源量190万吨LCE,品位1.06%;锂储量124万吨LCE,品位1.19%。项目规划年产14.7万吨6%锂辉石精矿和11.8万吨4%透锂长石精矿,建设期2年,精矿现金成本357美金/吨。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与一体化项目布局进展情况,分别上调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34%、49%、71%至37.34亿元、47.22亿元、57.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06元、3.87元、4.73元,对应PE分别为36倍、29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金属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达产进度低于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业绩超预期,一体化锂电材料龙头呼之欲出-年度点评
    ■民生证券
    事件概述:1月11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218-261%,扣非归母净利润37.9-42.9亿,同比+237-282%。
    分析与判断:
    锂电材料量价齐升、一体化战略成功实施助力业绩超预期。公司2021全年及Q4业绩超出我们此前的预期,单季度来看,Q4归母净利润13.31-18.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8-283%,环比大幅增长48-103%。业绩变动原因:1)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高镍产品布局,并与下游核心客户深度绑定,另一方面上游资源布局持续推进、华越项目提前投料试生产;2)锂电材料量价齐升: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顺利量产放量,且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显著增厚公司业绩;3)金属价格高位增厚公司业绩:Q4铜、镍价格维持高位,金属钴价格环比上涨达20%,为公司贡献可观利润;4)巴莫科技于Q3并表上市公司,显著提升2021年公司业绩。
    铜钴板块已成规模,锂板块补齐拼图,构筑核心资源优势。2021年公司铜钴板块冶炼年产能分别为11.1、3.9万吨:(1)镍方面:公司镍钴项目进展顺利:1)华越年产6万吨镍金属湿法冶炼项目已于2021Q4提前投料试车,有望快速放量;2)华科镍业年产4.5万吨高冰镍项目于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年中投产;3)华飞镍钴12万吨粗制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工作启动;4)衢州华友3万(金属)吨电池级硫酸镍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2)钴方面:公司深耕刚果金,旗下子公司CDM公司、MIKAS公司粗制氢氧化钴产能合计2.14万金吨,并且已拥有3.9万金吨钴冶炼产能,同时印尼湿法项目伴生钴也将显著贡献公司原生钴产能。(3)锂方面:公司收购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获得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补齐上游资源拼图,形成了深厚护城河。
    下游延伸布局三元正极与磷酸铁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1)公司已具备10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4.5万吨正极材料产能(不含巴莫科技),同时通过非公开发行建设5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项目,并发行不超过76亿元的可转债在广西巴莫建设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5万吨高镍正极材料、在衢州华友建设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公司三元材料未来将持续放量;2)磷酸铁锂方面,公司携手兴发集团共同建设50万吨产能,收购圣钒科技获得1万吨建成产能、7.5万吨磷酸铁锂在建产能,下游电池技术路线已经布局完善。?
    投资建议:公司在上游资源布局完善形成深厚护城河,下游锂电材料扩产推进顺利有望快速放量,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0.16、59.85、75.63亿元,以2022年1月11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27X、18X、14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铜钴镍价大幅下跌、自身项目进展低于预期、需求下滑等。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主营产品涨价明显两公司去年业绩大幅预增
    ■上海证券报
   受益于主营产品价格上涨,藏格矿业和华友钴业2021年业绩大幅预增。 
      1月11日晚,藏格矿业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511.65%至53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4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长589.81%至615.55%。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的同比涨幅为284.58%,与之相比,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增幅扩大明显。 
      良好的业绩与景气的行情密不可分。藏格矿业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氯化钾销售价格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公司二级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碳酸锂销量及销售价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故营业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2.42亿元,包含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计提担保预期信用损失转回。 
      藏格矿业是一家以青海省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钾肥生产企业,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为公司报告期内核心业务。下属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察尔汗盐湖开采面积724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 
      而2017年成立的藏格矿业全资孙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主要从事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电池级碳酸锂年产能达10000吨。这也使得藏格矿业在2021年颇受市场青睐,公司股价从2021年初的不足8元涨至年末的超过40元,涨幅超5倍。 
      华友钴业1月11日晚公告称,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到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至260.56%;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7.9亿元至42.9亿元,同比增长237.20%至281.68%。 
      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也不断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前三季度,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227.96亿元,同比增长53.63%;实现归母净利润23.69亿元,同比增长244.9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269%。 
      华友钴业业绩大增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火热不无关系。华友钴业近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进入LG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相关产品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路虎捷豹等欧美高端电动汽车。 
      此前,华友钴业与孚能科技、当升科技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例如,华友钴业与孚能科技约定,2021年12月至2025年华友钴业计划合计供货孚能科技三元前驱体16.15万吨。计划供货数量不构成一方对另一方采购、供应货物或服务的承诺,具体货物采购以另行协商或签订具体采购合同及订单为准,具体价格按协议约定的计价方式执行。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以灿烂迎接辉煌-2021业绩预增点评
    ■长江证券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增公告,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37-42亿元,同比增长217.64%-260.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7.9-42.9亿元,同比增长237.20%-281.68%。
    单四季度业绩预计实现环比大增:2021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3.31-18.31亿元,环比增长47.87%-103.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4.72-19.72亿元,环比增长63.2%-118.7%。
    事件评论
    量价共振、多点开花,公司2021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大幅增长:SHFE铜、金属钴、钴中间品、硫酸钴、四氧化三钴、NCM622前驱体、LME镍2021均价分别同比+40%、+42%、+91%、+59%、+54%、+45%、+33%。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加:铜钴销量增长;三元前驱体华金、华浦项目投产爬坡,产销同比大增;同时2021年5月收购巴莫科技38.6%股权,并于8月实现并表。截止2021年中报,公司持有新越科技3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WedaBayNickel股权,2021年上半年新越科技贡献投资收益约1.1亿人民币,在镍价高企背景下预计全年盈利维持较高水平。
    单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实现归母净利13-18亿元,环比三季度增长48%-103%,可能的原因如下:(1)以钴为代表的产品价格环比上升,2021Q4金属钴、钴中间品、硫酸钴、四氧化三钴均价分别环比增长16%、20%、18%、19%。(2)铜钴销量环比上升:一方面,在铜钴价格高企下,公司2021年或适当降低了委托加工的比例,自产量的提高带来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截止2020年末公司铜库存量8128吨、钴库存量2539吨,2021H1铜钴销量分别为43835吨、12206吨,包含受托及自供的铜钴产量分别为52861吨、18309吨,因此Q4铜钴销量或实现环比增长带来的盈利大增。
    (3)投资收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友国际向盛新锂能出售SESA100%股权及股东借款债权于2021年11月完成交割,交易价格3766.89万美元,或为Q4贡献一定投资收益。
    以灿烂迎接辉煌,作为目前唯一卡位锂钴镍全资源、三元+铁锂双赛道布局的一体化锂电材料龙头,华友钴业有望凭借成本+技术优势实现市占率提升及业绩高速成长。(1)项目逐步落地,公司将步入业绩增长快车道:公司印尼6万吨镍湿法冶炼华越项目已于2021年12月份投料试车,华科项目建设也顺利推进,伴随明年上半年两大镍项目相继投产落地以及前驱体、正极产销的持续攀升,公司有望开启业绩增长快车道;(2)资源+一体化,成本优势持续强化:随印尼镍湿法、Arcadia锂矿项目的逐步推进放量,以及公司衢州、广西、宜昌基地一体化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成本优势壁垒进一步夯实;(3)强强联合,前驱体产销增长确定性高:公司相继与容百、当升、孚能达产战略协议,为2022-2025年锁定64.15-92.65万吨三元前驱体销量,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实现市占率提升逻辑正在逐步兑现,成长确定性高;(4)资金正向自循环,龙头的再进阶:随公司76亿可转债项目落地、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公司现金流有望支持各条线在建项目的扩产投资,正向自循环实现龙头的再进阶。即使在较为谨慎的金属价格假设下,华友钴业仍可凭借强劲的"量增",实现可观的业绩复合增速,预计2021-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40、52、72亿元,对应PE29X、22X、16X,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
    1、公司主要产品金属价格大幅下跌;
    2、公司产能投产达产情况不及预期。

[2022-01-12] 华友钴业(603799):前驱体、正极景气放量,铜钴盈利提升-年度点评
    ■中信建投
    事件
    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37-42亿元,yoy+218%~2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8~43亿元,yoy+237%~282%。
    简评
    铜钴业务受益高盈利水平,持续贡献业绩。预计Q4四钴单吨净利环比提升显著,铜单吨净利维持高位,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超9万吨铜和3万吨四钴出货,利升量稳持续贡献业绩;前驱体、正极持续放量,一体化成本优势将显。
    1)出货量:预计2021年Q4前驱体出货超2万吨,全年实现6万吨,到2022年底产能20万吨,产能将持续释放,已有订单保障公司前驱体产销两旺;预计正极2021年出货量约5万吨(并表口径),到2022年具备产能超16万吨,2021年产能爬坡结束叠加新产能投放,2022年出货将实现大幅度提升,预计增厚利润。2)单吨利润:预计2021年前驱体单吨净利中枢保持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华越项目已经投产,华科项目预计2022年中建成,随着镍项目产能投产和爬坡,镍资源保障公司一体化成本优势,单吨净利将持续上行;正极单吨有望随着海外合资公司放量而提升。
    投资建议
    华友三元高镍技术突破,一体化优势贯通,或享行业超额收益,百万吨前驱体规划铺开,预计增厚业绩,预计2021年-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40、56和7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27、19和15倍。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全球疫情加剧

[2022-01-11] 华友钴业(603799):业绩超预期,一体化布局愈发完善-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
    ■西南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0亿元到42.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18%-261%;实现扣非后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9亿元到42.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37%-282%。对应公司2021年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2.3亿元到17.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57%-262%,环比增长37%-92%;实现扣非后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4.7亿元到19.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97%-297%,环比增长63%-118%。业绩超预期。
    高镍正极终成主旋律,技术壁垒助力公司扩宽盈利空间。近期,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要求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未来或主推淘汰部分磷酸铁锂落后产能,引导上游正极生产商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路线进行过渡。叠加明年海内外将迎来8系及以上三元正极的装机浪潮,NCM811、NCA等产品正开展认证或小规模生产,以公司为代表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商下游需求旺盛,短期内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供需关系趋紧有望助力公司扩宽盈利空间。
    印尼镍资源规划量领先,带来超预期利润。随着三元正极材料逐年向高镍路线过渡,单吨前驱体的镍含量由NCM333的0.2吨提高至NCM811的0.5吨,预计2025年全球镍需求约450万吨,较2021年增长约70%,主要由动力电池需求拉升。细分来看,不锈钢原料镍铁、电解镍等随周期或呈现供给过剩,一方面动力电池对于硫酸镍需求增量较大,2022年供给仍会维持结构性短缺,硫酸镍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公司印尼湿法镍项目投产,华越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实现配套,公司有望通过上游布局增厚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正极利润。
    公司签订多份《战略合作协议》,绑定优质客户,业绩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近期,公司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孚能科技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公司前驱体客户迎来极大优化,三份协议预计在2025年绑定80万吨以上的前驱体需求,对应450GWh动力电池产能,表明下游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和客户的开拓十分乐观,且愿意与公司进行深度绑定,侧面反映出下游对于公司产品质量的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铜钴业务将持续贡献利润,同时公司正极业务一体化布局逐步完善,实现降本增利,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未来三年公司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1%。考虑公司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实现正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的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未能如期释放;汇兑风险;铜、钴等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021-12-31] 华友钴业(603799):全资收购Arcadia锂矿,完善一体化布局
    ■招商证券
    Arcadia锂矿规模大,露天开采:华友国际矿业拟以377,755,267美元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前景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PMPL持有的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87%的股权以及《公司间贷款协议》项下的前景公司对前景锂矿公司的关联债权;与此同时,以44,244,733美元收购自然人KingstonKajese先生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6%股权和TamariTrust家族信托持有的7%股权。
    Arcadia项目JORC(2012)标准资源量为7,270万吨,氧化锂品位1.06%,五氧化二钽品位121ppm,氧化锂金属量77万吨(碳酸锂当量190万吨),五氧化二钽金属量8,800吨。其中,储量4,230万吨,氧化锂品位1.19%,五氧化二钽品位121ppm,氧化锂金属量50.4万吨(碳酸锂当量124万吨),五氧化二钽金属量5,126吨。
    Arcadia锂矿交通便利,位于距离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约38公里。包括38号采矿权(10.26平方公里)和外围分散的小采矿权(约4平方公里),每年按期缴费的情况下,矿权有效期无限制。
    根据今年12月公布的可研报告,规划一次性达到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露天采矿,矿山服务年限内剥采比3.4吨/吨,通过重选+浮选工艺,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以及0.3吨钽精矿。现金成本354美元/吨,总维持成本AISC364美元/吨,生产成本408美元/吨,总成本431美元/吨,其成本在全球锂资源开发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2017年,公司认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AVZ股份,开始布局锂资源,目前持有AVZ7.55%,是其第二大股东,AVZ持有拥有刚果(金)Manono75%股权。
    Manono规划年产70万吨6%锂精矿和4.6万吨初级硫酸里。Manono和Arcadia锂矿同位于非洲南部,预计投产时间都是2023年。此外,公司2003年开始进驻刚果金,目前在刚果金拥有CDM和MIKAS两个铜钴采选冶公司。
    公司在非洲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经营经验。
    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预计2022/2023年净利润42/57亿元,对应PE32、23倍。公司计划通过与兴发集团合作以及收购圣钒科技规划57.5万吨磷酸铁锂,加之规划中的2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合计年需求22万吨碳酸锂。
    Arcadia锂矿的收购将有助于公司一体化的进一步完善。随着规模的提升,未来业绩提升得到保障。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全产业链布局,让公司更好抵御金属价格周期性带来的扰动,穿越周期切换向成长。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钴、镍、铜、前驱体以及正极材料价格大跌,新建及规划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电动车行业政策风险、前景锂矿收购失败等。

[2021-12-23]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涉足锂电链上游 拟4.2亿美元收购境外锂矿
    ■证券时报
   新能源车的爆发拉动了金属锂的需求,不少中国公司纷纷着手海外买矿。12月22日晚间,华友钴业(603799)公告称,拟以4.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 
      公告显示,前景锂矿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截至今年10月,前景公司公布的Arcadia项目JORC(2012)标准资源量为7270万吨,氧化锂品位1.06%,五氧化二钽品位121ppm,氧化锂金属量77万吨(碳酸锂当量190万吨),五氧化二钽金属量8800吨。 
      截至今年6月底,前景锂矿公司总资产1996.8万美元、净资产-91.8万美元;2021财年,营业收入1.8万美元、净亏损87.2万美元。Arcadia项目包括38号采矿权(10.26平方公里)和外围分散的小采矿权(约4平方公里),每年按期缴费的情况下,矿权有效期无限制。 
      目前,矿权区内未进行深孔探索,BP矿体及其深部仍有较好找矿前景。矿权区内钻探工作基本集中在矿区中部绿岩条带的东部,绿岩的西部仍有较大面积,可能存在其他矿体。深部和边部的探索将作为下一步补充勘查的重点。 
      前景公司于2019年首次公布Arcadi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1年10月及12月分别公布分两阶段达到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和一次性达到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的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景公司于2020年底开始小规模露采,并在现场运营一条小规模透锂长石中试生产线,10月完成第一批产品装船销售。 
      根据上述12月公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Arcadia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露天采矿,矿山服务年限内剥采比3.4吨/吨,通过重选+浮选工艺,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以及0.3吨钽精矿。 
      目前,Arcadia项目已经取得开发建设的环评证。华友钴业表示,收购该项目后,将对项目生产规模、投产时间、产品和产量等做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华友钴业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十四五”期间战略发展规划,切实落实把锂电新能源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坚持走“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转型升级之路的发展思路。公司认为,受到Arcadia项目有利于公司强化上游锂资源布局,增强锂电新能源材料所需的资源储备,对公司中下游产业链形成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上月初,兴发集团与华友钴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的,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进行合作,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湖北宜昌合作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计划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开源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华友钴业正经历着从国内钴业龙头向全球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的转型之路,随着印尼镍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进以及下游锂电材料产能不断扩大,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成效渐显。公司有望凭借“上游资源增利润,下游材料出业绩”弱化价格周期对业绩的扰动,助力公司穿越周期,加速迈入成长。 

[2021-12-23]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拟4.22亿美元收购一境外锂矿
    ■上海证券报
   华友钴业的国际化版图进一步拓展,这次将要拿下的是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对价为4.22亿美元,以当前汇率计算约合26.89亿元人民币。 
      12月22日晚,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分别与PMPL、自然人Kingston Kajese和Tamari Trust及其他相关方签署了《PMPL股份出售和购买协议》和《小股东股份出售和购买协议》,公司拟通过华友国际矿业以3.7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PMPL持有的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87%的股权以及《公司间贷款协议》项下的关联债权。 
      与此同时,公司还拟通过华友国际矿业以4424万美元收购自然人Kingston Kajese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6%股权,以及Tamari Trust家族信托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7%股权。本次交易总金额4.22亿美元,收购完成后,华友国际矿业将持有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以及《公司间贷款协议》项下的关联债权。 
      前景锂矿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这是华友钴业本次收购的主要目标。公告显示,Arcadia项目碳酸锂当量资源量190万吨,氧化锂品位1.06%,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每年按期缴费的情况下,矿权有效期无限制。 
      根据该项目12月公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Arcadia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通过重选+浮选工艺,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以及0.3吨钽精矿。目前,Arcadia项目已经取得开发建设的环评证。收购该项目后,华友钴业将对项目生产规模、投产时间、产品和产量等做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华友钴业表示,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股权是公司拓宽业务布局、打造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增强资源自供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强化上游锂资源布局,增强锂电新能源材料所需的资源储备,对公司中下游产业链形成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华友钴业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长足发展,华友钴业近期业绩极为喜人。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96亿元,同比增长5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9亿元,同比增长244.95%。 

[2021-12-23] 华友钴业(603799):收购锂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事件点评
    ■平安证券
    事项:公司公告拟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ProspectResourcesLtd("前景公司")100%股权,前景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
    平安观点:
    拟收购锂项目资源储量丰富:Acradia锂矿位于津巴布韦以东的马绍纳兰区,拥有38号采矿权(10.26平方公里)和外围分散的小采矿权(约4平方公里),矿权有效期无限制。根据前景锂矿公司公布的最新JORC(2012)标准报告,Acradia锂矿标准资源量为190万吨碳酸锂当量,储量为124万吨碳酸锂当量,是全球重要的未开发锂矿项目。?Acradia项目前期准备有序推进:Acradia锂矿项目目前已取得环评证,2020年底开始小规模露采,并在现场运营一条小规模透锂长石中试生产线,2021年10月完成第一批产品装船销售。根据一次性达到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优化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设期2年,采用露天开采,预计达产后,将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以及0.3吨钽精矿。收购完成后,公司还将对项目方案进行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收购助力公司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布局:近年来,公司秉承"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思路,深化升级转型,全面布局新能源材料及资源,业务范围已由原先较为单一的钴,延伸到镍资源开发和锂电池正极材料。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增加锂资源开发业务,基本完成了锂电池上游资源及材料的布局,成为锂电池上游材料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公司之一,为公司持续成长提供动力,并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
    投资建议:该收购项目投产仍需一定时间,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按照最新股本摊薄,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为2.89/3.42/4.10元,对应2021年12月22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9/33/27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要产品钴产品、三元前驱体产品及铜、镍产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如果未来钴、铜、镍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及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大幅下滑或者亏损的风险。(2)汇兑风险。公司购自国际矿业公司或大型贸易商的钴矿原料普遍采用美元结算。同时,公司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多为美元,人民币汇率变动将给公司带来外币报表折算的风险。(3)新能源汽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钴、正极材料相关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如果未来由于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达预期,将影响需求。(4)并购失败的风险。此次收购尚需中国政府和津巴布韦政府等相关部门审批以及前景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能否获得批准尚存在不确定性。

[2021-12-23] 华友钴业(603799):收购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打造镍钴锂新能源上游资源全布局-事件点评
    ■国盛证券
    事件:12月22日,华友钴业公告,拟通过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以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ProspectLithiumZimbabwe(Pvt)Ltd(前景锂矿公司)100%的股权及关联债权,获得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其中87%股权来自澳洲上市公司ProspectResourcesLtd(PSC)全资子公司PMPL,剩余两位自然人分别持有项目6%/7%股权。本次收购尚需中国政府和津巴布韦政府等相关部门审批以及前景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Arcadia锂矿具有锂资源量190万吨LCE,品位达1.06%;拥有锂储量124万吨LCE,品位1.19%。
    Arcadia锂矿位于津巴布韦首都Harare以东约38公里,海拔1300-1420米,项目靠近主要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口,距离该地区最大的水电设施的主要输电线路11公里,距离区域出口中心坦桑尼亚贝拉港公路运输距离约580公里,公路均为双车道水泥路,交通便利。
    项目规划14.7万吨精矿(6%)和11.8万吨透锂长石精矿(4%)产能,经济性良好。根据2021年12月公布的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OFS),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剥采比3.4:1,通过重选+浮选工艺,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以及0.3吨钽精矿。精矿现金成本金357美金/吨(扣除副产品钽)。CAPEX为1.92亿美金,按照中性假设精矿价格892美金/吨测算,项目税后NPV=9.29亿美元,IRR=60%,投资回收期3.3年,具有较高投资价值。项目已经取得开发建设的环评证。
    前景公司已于2020年底开始小规模露采,并在现场运营一条小规模透锂长石中试生产线,10月完成第一批产品装船销售。
    公司瞄准新能源"资源+材料一体化"赛道,镍钴锂资源全布局,持续受益于锂电材料一体化开发带来的降本增效。公司印尼镍资源总规划产能22.5万金属吨,权益量达8.97万吨,首个华越6万吨湿法项目已于12月份成功试产;总规划粗钴产能达4.42万吨,构建资源核心壁垒。公司于锂电材料销售渠道以及产品技术开发等方面快速推进,快速跻身锂电新材料一线供应商。同时,外延布局磷酸铁锂,实现三元&磷酸铁锂双一体化同步发展模式,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7、49.30、76.86亿元,对应PE分别为41.8、27.5、17.7倍,PB分别为7.5、6.0、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项目进展不确定性;当地政治风险;锂价格大幅波动

[2021-12-23] 华友钴业(603799):全资收购Arcadia锂矿,增强锂资源保障-公告点评
    ■光大证券
    事件:公司12月22日晚公告公司拟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及《公司间贷款协议》下的关联债权。1)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以3.78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前景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87%的股权以及《公司间贷款协议》项下前景公司对前景锂矿公司的关联债权;2)华友国际矿业拟以4424万美元收购自然人KingstonKajese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6%股权和TamariTrust家族信托持有的前景锂矿公司7%股权。
    点评:
    标的资产交通便利,氧化锂品位1.06%,锂资源折碳酸锂当量190万吨。前景锂矿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权益。Arcadia锂矿位于津巴布韦马绍纳兰地区,项目靠近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口,靠近电网以及区域出口中心,公路均为双车道水泥路,交通便利。截至2021年10月,Arcadia项目JORC(2012)标准资源量为7270万吨,氧化锂品位1.06%,五氧化二钽品位121ppm,氧化锂金属量77万吨(碳酸锂当量190万吨),五氧化二钽金属量8800吨。
    已运营一条中试产线,达产后约年产26.5万吨锂精矿。Arcadia项目2021年12月公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年限18年,露天采矿,年处理矿石量240万吨,年产14.7万吨锂辉石精矿、9.4万吨技术级透锂长石精矿、2.4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及0.3吨钽精矿。项目2020年底已小规模露采,并运营一条透锂长石中试生产线,2021年10月完成第一批产品装船销售。
    理想状态下完全达产后,静态测算年利润有望达2.5亿美元。按照Arcadia锂矿可研报告的现金成本344美元/吨(完全成本约430美元/吨,假设现金成本占完全成本80%),在当前锂精矿(5%品位)价格2355美元/吨(百川盈孚,12月22日)、海运费80美元/吨,假设费率合计30%,理想状态下完全达产后静态匡算的年利润可达2.5亿美元(津巴布韦矿业公司综合税率1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强化上游锂资源布局,增强锂资源储备。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镍和锂电材料项目利润逐步释放,暂不考虑锂业务的业绩增量,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41.4/56.7亿元,同比增长179%/28%/3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33/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钴铜价格大幅波动,公司各投资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高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恶化风险;锂价超预期下跌风险。

[2021-12-10] 华友钴业(603799):锂电材料一体化进击的龙头,跨越周期,成长腾飞-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开源证券
    二十年深耕穿越周期,迈入成长腾飞在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正经历着从国内钴业龙头向全球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的转型之路,随着印尼镍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进以及下游锂电材料产能不断扩大,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成效渐显。公司有望凭借"上游资源增利润,下游材料出业绩"弱化价格周期对业绩的扰动,助力公司穿越周期,加速迈入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7/44.40/59.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8/3.64/4.9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3/34.7/25.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已基本打通:镍资源和三元材料是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
    上游资源:目前钴和铜冶炼年产能为3.9万吨和11.1万吨,钴铜作为传统业务将持续为公司一体化转型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印尼镍资源项目作为公司"二次创业"主阵地,产能规划共达22.5万金属吨(权益产能9万金属吨),华越湿法项目已投料试产成功,华科火法项目落地将紧随其后,未来将成为业绩增量核心看点之一,也是公司向锂电产业链一体化转型的关键。下游材料:目前三元前驱体年产能共计10万吨,我们预计到2022/2023年产能将达22.5/32.5万吨。而公司通过与三元高镍和磷酸铁锂领域的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全面打通下游锂电材料布局的最后一环,实现三元+磷铁双路线齐发。目前公司拥有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总计约10万吨,我们预计2022-2023年正极材料年产能达17.2/22.2万吨。公司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红利期中加速产能释放,推动业绩高速增长。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生产制造园区化构建低成本核心优势
    产业链一体化:公司一体化战略已部署六年,基本完成了全产业链闭环生态建设。公司印尼镍项目无论在投产进度、产能规模和吨投资额上都具备明显竞争优势。随着华越湿法项目顺利投料试产,华科火法项目紧随其后,我们预计到2022年将贡献权益产量约3万金属吨。公司有望加速释放低成本优势潜力,助力正极材料盈利水平再高一线。生产制造园区化:公司通过园区化生产,实现"资源共享、隔墙供应",从而简化工艺流程,大幅降低前驱体生产成本的同时优化品控管理。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正极材料市场竞争加剧、新建项目不及预期

[2021-12-03] 华友钴业(603799):印尼湿法镍布局落地,前驱体再签大单-公告点评
    ■光大证券
    事件:公司12月2日公告与孚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就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正极及三元前驱体的研制、应用与交流等方面进行约定。协议约定2021年12月至2025年华友钴业计划合计供货孚能科技三元前驱体16.15万吨。
    点评:前驱体订单不断,锂电一体化优势持续凸显:公司分别在11月20日、11月30日公告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约定2022-2025年向华友钴业采购三元前驱体不低于18万吨和30-35万吨。华友钴业高镍产品质量以及锂电一体化的优势地位不断获得业内认可。
    剩余三元前驱体产能基本锁定:按近期已签订协议,2022-2025年未来四年将向三家公司供应三元前驱体总量约64-69万吨(未考虑协议中容百科技要求的41.5万吨前驱体最高值),对应年均供应约16-17.25万吨/年。公司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10万吨/年,2022-2023年将分别达到17.5万吨和32.5万吨/年。自有三元正极4.3万吨/年,2022-2023年三元正极产能将分别达9.3万吨和14.3万吨/年。考虑公司自用及向LG、浦项供货,剩余三元前驱体产能基本被包销。
    印尼湿法镍项目投产,镍板块正式落地:华越子公司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部分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于近日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经公司检测,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合格。镍板块开始落地,锂电材料一体化逐步成型。华科4.5万吨火法项目、华飞12万吨湿法镍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22-2023年逐步投产,贡献增量利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已全面布局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将进一步巩固正极材料龙头优势。随着镍和锂电材料产能的释放,我们认为公司锂电产业链的利润占比将不断提升,看好公司业绩和估值双升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暂不考虑磷酸铁锂业务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41.4/56.7亿元,同比增长179%/28%/3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39/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钴铜价格大幅波动,公司各投资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高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恶化风险。

[2021-12-02] 华友钴业(603799):华越里程碑,前驱体锁定长单
    ■申港证券
    华越湿法项目获得里程碑式进展。近日,备受关注的华越湿法项目投料试生产(华友权益占比57%,年产6万吨镍和7800吨钴),经检测,首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合格。该项目试产成功是华友在印尼镍钴资源开发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为前驱体项目扩张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为华飞项目(华友权益占比20%,年产12万镍和1.5万吨钴)积累了项目经验,该项目有望在2023年中建成投产。叠加有望在2022年中建成投产的华科项目(华友权益占比70%,年产4.5万吨镍),公司资源配置越发完整,随着资源自给率的提升,三元前驱体成本优势明显。锁定长单,前驱体市占率有望提升。近期公司分别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和孚能科技达成合作协议。协议约定:
    华友向当升和容百科技提供具备竞争力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
    协议期内,公司向容百科技提供不低于18万吨的前驱体,且在公司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来计价方式以及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采购量预计将达到41.5万吨,合作期限2022年-2025年;
    公司与当升科技在上游矿产资源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开展镍、钴、锰、锂等优质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共同获取资源竞争优势。协议期内,公司向当升科技提供30-35万吨的前驱体,合作期限2022年-2025年;
    公司与孚能科技就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正极及三元前驱体的研制、应用与交流等方面进行约定。协议期内,公司向孚能科技提供16.15万吨前驱体,合作期限2021年12月至2025年。
    截至2021Q3,公司前驱体销售量4.6万吨左右,按照协议约定,公司自2022年起每年至少向合作伙伴供应16万吨前驱体,前驱体销量将大幅提升,市占率也有望提升。
    三元铁锂同时发力,正极体系进一步完善。
    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拟向华友控股以支付现金或者增发新股的方式收购其持有的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扩充磷酸铁锂业务。圣钒科技总规划年产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分三期建设,I期1.5万吨年产能2019年5月1日正式投产,II期2.5万吨计划2021年底投产,Ⅲ期3.5万吨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中投产;
    与兴发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进行合作,在湖北宜昌合作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兴发集团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4.29亿吨,拥有磷矿石产能规模415万吨/年,在建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计划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磷矿石产能将增加至615万吨/年。
    磷酸铁锂将形成公司正极材料竞争力的另一极,与三元材料形成互补,正极材料布局进一步完善。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即将打通一体化生产,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优势得以巩固。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5亿、42.39亿、56.48亿,对应EPS为2.63/3.50/4.66元,当前股价(12月2日)对应PE分别为50/28/2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源价格下滑;关键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1-12-02] 华友钴业(603799):华越湿法镍项目成功投产,二次创业初战告捷
    ■中金公司
    公司近况
    12月1日,华友钴业公告宣布印尼华越公司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部分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于近日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经公司检测,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合格。
    评论
    华越项目成功建成投产,实现镍板块从0到1的关键突破。一是公司产量增长可期,华越项目爬产时间公司预计半年左右,我们按下半年满产测算,明年华越项目产量有望达到3万吨。二是成本优势明显,考虑钴副产品收益以及能耗较低的因素,湿法项目成本较低,中长期经营优势突显。
    一体化发展模式潜力初显,绑定下游优质客户共同发展。一是公司资源保障率再上一层楼,公司现在10万吨前驱体产能对应的5万吨镍金属需求,此前镍板块仅有1万金属吨硫酸镍冶炼产能,资源自给率为0%,华越投产将使得公司权益资源自给率达到68%(6*57%/5)。二是资源自供有望增厚前驱体单吨盈利,我们测算考虑钴镍原料自供带来的降本效应,叠加一体化后加工流程减少也可节省部分成本,华友前驱体单吨盈利空间扩大。三是与下游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体化竞争优势显现。近日公司相继与容百、当升签订协议,约定2022-25年向容百供给不低于18万吨前驱体,向当升根据其市场采购计划供给前驱体,同时约定在华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容百、当升采购三元前驱体体量最高可达41.5和30-35万吨。我们按照最高供给情形计算,2022-2025年华友锁定下游订单达76.5万吨前驱体,对应每年供给约19万吨,公司产有所销,一体化竞争优势彰显。
    华友在印尼二次创业初战告捷,强者恒强的逻辑正在被印证。印尼湿法镍项目本身复杂性较高,叠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公司克服了人员流动、设备物流安装等一系列特殊困难,如期于2021年底投产,彰显了公司出色的产业能力、国际化管理和协调能力,这也意味着华友在印尼二次创业初战告捷,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在印尼当地深耕和扩产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公司强者恒强的逻辑正在被印证。
    估值与建议
    华越项目成功如期投产提升了高镍三元原料可得性,稳定了三元系产业链的放量预期,我们认为前期受磷酸铁锂挤压的三元系板块有望迎来重估。我们维持公司2021年和2022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47.9倍/33.1倍市盈率,同时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8.8%至172.00元,对应43.2倍2022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0.5%的上行空间。
    风险
    新能源车产销不及预期;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项目投产爬产不及预期。

[2021-12-02]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拟向孚能科技销售三元前驱体16.15万吨
    ■上海证券报
   华友钴业公告,公司与孚能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就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正极及三元前驱体的研制、应用与交流等方面进行约定。协议约定2021年12月至2025年华友钴业计划合计供货孚能科技三元前驱体16.15万吨。 

[2021-12-01] 华友钴业(603799):湿法镍顺利出产品,正循环全面开启-事件点评
    ■广发证券
    事件。公司项目进展公告:印尼华越公司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部分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于近日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11月30日,华友钴业与当升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华友钴业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2022年至2025年当升科技计划向公司采购三元前驱体30-35万吨;并在资源开发和循环回收方面开展合作。
    11月20日公告:华友钴业与容百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容百科技在华友钴业的前驱体采购量不低于18万吨。在华友钴业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双方预计前驱体采购量将达到41.5万吨。
    印尼镍项目进展顺利,有望提升公司三元产品成本竞争力;积极与主流正极材料厂合作,强强联合有望提高市占率;公司正循环全面开启。
    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电池用镍系列深度报告③《火法高冰镍VS湿法镍成本分析:各有所长,趋势不改》,推算得出印尼镍湿法项目达产后,完全成本有望达到6,000美元/吨镍一线。该成本较典型印尼镍铁生产成本(约8,000美元/吨镍)、印尼淡水河谷高冰镍成本(8,791美元/吨镍)等低。(注:因报告发布后辅料价格上涨,短期成本可能略有上涨,中长期结论不变。)华友电池用镍项目逐步投产达产后,有望显著提升其三元产品成本竞争力并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积极推进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主流正极材料企业合作,上控资源、下拓市场战略持续顺利推进,正循环全面开启,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2.56/3.33/4.15元/股。维持公司合理价值153.66元/股的判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或需求不及预期,镍价波动风险。

[2021-12-01] 华友钴业(603799):华友钴业印尼华越公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近日将投料试生产
    ■证券时报
   华友钴业(603799)12月1日晚间公告,近日,华越公司年产6万吨镍、7800吨钴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部分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于近日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经检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合格。后续若项目实现全面达产,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2021-12-01] 华友钴业(603799):新能源产业链企业频频携手 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分别与当升科技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
   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背景下,行业企业间合作案例不断。11月30日晚间,华友钴业(603799)、中伟股份(300919)分别公告,与当升科技(300073)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采购三元前驱体 
      华友钴业与当升科技就镍钴金属资源以及前驱体供应等方面进行约定,在华友钴业向当升科技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2022年至2025年当升科技计划向华友钴业采购三元前驱体30万~35万吨。 
      双方约定,计划采购数量不构成一方对另一方采购、供应货物或服务的承诺,具体货物采购以另行协商或签订的月度购销订单为准,具体价格按协议约定的计价方式执行。 
      华友钴业表示,本次与当升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本次协议有利于提升公司主要产品三元前驱体的市场占有率,不会对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业务、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上行背景下,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的华友钴业今年以来产销两旺,业绩靓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96亿元,同比增长53.63%;净利润23.69亿元,同比增长244.9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5亿元,同比增长46.93%,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67.16%。今年至今,华友钴业股价整体上涨63.54%。 
      11月19日晚间,华友钴业刚刚公告,公司与容百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协议约定华友钴业与容百科技在上游镍钴资源开发、前驱体技术开发、前驱体产品供销等领域建立长期紧密合作。 
      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容百科技在华友钴业的前驱体采购量不低于18万吨。在华友钴业向容百科技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双方预计前驱体采购量将达到41.5万吨。具体年度采购前驱体数量,视双方产品与客户开发进展,以月度购销订单为准。2026至2030年期间的合作条件由双方另行协商确认后签订补充协议进行约定。 
      与此同时,华友钴业控股股东浙江华友控股集团还参与了当升科技的定增。11月30日,当升科技披露定增上市公告书显示,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此次以1.31亿元,获配当升科技149万股股份。本次当升科技共计发行5288万余股,总募集资金46.5亿元,发行价格87.84元/股,为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103.48%,成为近年来锂电板块上市公司中为数不多实现溢价发行的案例。 
      多层次全方位合作 
      11月30日晚间,中伟股份公告,与当升科技于11月3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磷酸铁锂产业投资、境外产能布局合作、产品供销合作、锂电前沿产品开发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具体来看,中伟股份与当升科技同意,在上游矿产资源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开展印尼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当升科技拟参股投资中伟股份在印尼规划建设的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项目,其中首期拟合作建设年产6万金吨镍产品产线。 
      另外,双方同意在贵州投资建设磷资源开发、磷化工、磷酸铁、磷酸铁锂、资源循环利用及配套一体化产业项目。该项目总产能规划建设不低于30万吨/年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相关磷资源开发、磷化工配套项目,由双方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分阶段建设。预计政府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磷矿按照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原则配套磷矿资源总量不低于2亿吨。其中,当升科技主导磷酸铁锂产业投资,中伟股份参股;中伟股份主导磷资源开发、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产业投资,当升科技参股。 
      此外,在境外产能布局方面,双方同意为构建产业链竞争优势,共同规划海外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产能布局,建立上下游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拓海外动力电池产业链,并共同推进欧洲地区产能建设,通过相互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以当升科技为主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以中伟股份为主的前驱体生产基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双方还同意将就动力电池用高镍NCM前驱体、高镍NCA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建立长期供销关系。未来3年,甲乙双方预计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的供需量达20万-30万吨。双方同意,将就动力电池用高镍NCM前驱体、高镍NCA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技术开发、认证进行合作。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