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公司概况 股本结构 相关报道 公司公告 限售股份 财务分析 龙 虎 榜
持股情况 历年分配 经营展望 行业分析 经营分析 高管介绍 基金持股 关联个股 图文F10
  联泓新科 003022
兆威机电
彩虹集团
  经营展望  
≈≈联泓新科003022≈≈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在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精细材料行业均属于新材料领域。经过
多年的政策引导与相关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和技术创新不断引领
,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从市场空间来看,科技与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与新能源、新基建、
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从政策导向来看,新材料作为“十四五”重点
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发展空间可期。在以高质量发展为发展主题,以“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发展格局的大环境下,随着传
统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和消费升级,以及更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以生物
材料、新能源、芯片、5G等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1、先进高分子材料 
       先进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和功能
性膜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中,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
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先进高分子材料在其
主要的应用领域,如汽车工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房地产、医疗器械、生活消费
品及航天军工等均保持高速发展。EVA:长期以来国内EVA约60%需要进口,根据卓创
资讯统计,2021年1-6月中国EVA产量约4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01万吨,自给率约41%
。随着未来国内几家新建EVA生产装置陆续投产,EVA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态势或将有
所转变,但生产难度较高的高VA含量的EVA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差异化、高端化将成
为EVA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
的带动下,光伏胶膜和高端电线电缆等需求增长将成为拉动EVA消费的主要动力。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中国光伏行
业协会统计,202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8.2GW、同比增长60%,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30
GW、同比增长13%;预计到2025年,国内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分别达到110GW和
330GW,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2021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1GW,同比
增长22.6%;2021年国内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中位数水平将分别达到60GW和160GW
。 
       光伏封装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对脆弱的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
用,使光伏组件在运作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
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光伏封装胶膜需要
保证太阳能组件有25年使用寿命,是光伏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之一。作为光伏胶
膜的主体材料,EVA光伏胶膜料目前进口依存度高达70%,其需求量将随着光伏新增装
机量的持续增长而快速增加。同时,EVA装置建设周期长、生产难度大,从建成投产
到稳定生产出光伏胶膜料需要较长调试周期,对生产厂家技术能力、运营管理水平要
求较高,预计未来国内光伏料供应缺口仍将持续存在。 
       图:传统单玻晶硅组件示意图(来源于福斯特《招股说明书》) 
       PP:由于具有耐热耐腐蚀、高强抗冲、透明性好、易加工等多方面的优异
性能,除一次性消费领域外,PP材料在耐用品应用领域存在稳定的成长空间。近几年
PP下游需求和新增产能同步快速增长,据金联创资讯统计,2021年1-6月中国PP产量
约1,344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492万吨。未来中国PP市场仍将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但市场格局将出现“低端同质化产能过剩、高端差异化供应不足”的两级分化局面。
低端通用料由于同质化严重,产能将逐步过剩;而随着材料轻量化及消费升级的带动
,汽车轻量化专用料、透明料、管材料、薄壁注塑料、高熔体强度料等具有独特性能
的高端PP需求仍会较大增长,国内PP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化、专用化是大势所趋,进
口替代仍有较大空间。 
       2、特种精细材料 
       特种精细材料应用广泛,基本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电子材
料、涂料、医药、造纸、日化、纺织、农化、油墨、食品添加剂,到航天航空、汽车
、机械、建筑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都有应用。我国特种精细材料行业
迅速成长,精细化率稳步提高。 
       EO是一种重要的特种精细材料原料,主要用于制造EOD等产品。EOD产品中
主要为聚醚大单体及其下游建筑用减水剂,通常用于高铁、公路和建筑领域;其次是
表面活性剂和聚醚,其中公司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纺
织皮革助剂、金属加工液、乳液、农化助剂等各类产品。过去几年EOD产品品类和用
途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旺盛,发展迅速。 
       聚醚大单体及其下游建筑用减水剂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路、铁路、港口、工业园等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加
,都与减水剂行业紧密相关,成为减水剂行业新的增长点。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行业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普通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品种与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但一些具有特
殊功能的高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与开发能力较弱,主要依赖进口,高端化、绿
色化、功能化是行业主要发展方向。 
       (二)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用途及经营模式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新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
产与销售。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销研一体化”的经营理念,关注国家需
要和市场紧缺的高端新材料“卡脖子”领域,包括:新能源材料(如光伏材料、新能
源电池材料等)、生物材料(如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质材料等)、细分品类的特种
材料(如特种精细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经过多年不断发展,
公司现已建成高附加值烯烃深加工产业链,运行有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DMTO)、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环氧乙烷(EO)、环氧乙烷衍生物(
EOD)等多套先进装置,生产运营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EVA光伏胶膜料、EVA
电线电缆料、PP薄壁注塑专用料、特种表面活性剂、聚醚大单体及高性能减水剂等主
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细分领域领先或前列。 
       公司积极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于2021年6月投资科
院生物,持有42.8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计划在2025年前分两期建设“13万
吨/年PLA全产业链项目”(一期3万吨/年,二期10万吨/年),目前已启动一期项目
建设。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目前拥有国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平台和特种精细材料合成与应用平台,掌
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累计获得专利131项,正在申请专利69项。 
       公司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
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氧衍生表面活性剂及精
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
施并严格执行,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特性,使公司在客户及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并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新材料企业”、“山东名牌
产品”等荣誉称号,已连续多年上榜“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山东省石
油和化工行业百强”、“山东省化工新材料十强”。报告期内,公司获评“2021中国
卓越管理公司”、“山东省高端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重点企业”、“山东省勇于创新
奖”、“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6月,公司被正式调入“中证500指数”样本
名单。 
       2、公司主要产品、用途及工艺流程 
       公司持续专注新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EVA光伏胶膜料、EVA电线电缆料
、PP薄壁注塑专用料、特种表面活性剂、聚醚大单体、高性能减水剂。 
       (1)EVA高端料 
       公司EVA生产装置采用国际领先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釜式法工
艺,产品聚焦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尤其是国内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生产难度较高
、附加值较高的高VA含量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光伏胶膜、电线电缆
、高端运动鞋、热熔胶、涂覆膜等领域。目前公司EVA产品主要为光伏胶膜料、电线
电缆料和高端鞋材料等高VA含量的高端产品。 
       公司生产EVA的工艺流程概括为:乙烯、醋酸乙烯→压缩→反应→挤压造粒
→风送→包装 
       (2)PP专用料 
       公司PP专用料生产装置采用国际领先的陶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Unip
ol工艺,产品聚焦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专用料方向,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汽车、家具
、光纤电缆、建筑、医疗等。目前公司PP专用料产品为薄壁注塑PP专用料、高熔无规
共聚PP专用料、高透明PP专用料。 
       公司生产PP专用料的工艺流程概括为:丙烯、乙烯→反应→脱气→挤压造
粒→风送→包装 
       (3)EO 
       公司EO生产装置采用先进的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乙烯-氧气直接氧化法
工艺。目前公司所处的山东省及邻近的河北、河南等省份环氧乙烷产能较小,公司EO
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EO为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抗冻剂、消毒剂、增韧剂
和增塑剂等的重要原料。 
       公司生产EO的工艺流程概括为:乙烯+氧气→反应→吸收→解析→精制→存
储→装车 
       (4)EOD 
       公司EOD生产装置采用意大利D.B.I.公司第五代PRESS工艺技术,产品聚焦
特种表面活性剂、聚醚单体、高性能减水剂等下游方向,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在相关
产品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应用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化、纺
织、建筑、路桥、农化、金属加工、涂料、汽车、皮革等领域。目前公司EOD主要产
品为特种表面活性剂、聚醚大单体、高性能减水剂。 
       公司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大单体的工艺流程概括为:起始剂→前
处理→加入环氧乙烷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后处理→成品存储→切片→包装 
       公司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流程概括为:聚醚大单体+其它单体+引发剂
→聚合反应→复配→聚羧酸减水剂 
       3、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通过框架采购、招标、询比价及议价、评
比和审批等管理流程对生产原辅料、备品备件等物资采购过程进行科学、严格的控制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煤炭、甲醇和醋酸乙烯,采购模式以长约为主、零单
为辅。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年度生产计
划,以装置满负荷生产为排产原则,保持各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并根
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3)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专业、团队、技术、服务、品牌”的营销理念,根据产品客户
群体、下游市场特性等因素,分别采取直销、经销方式,产品以长约合同销售为主、
零单销售为辅,结算方式主要为先款后货。 
       (4)研发模式 
       公司以“面向市场、服务客户、技术创新、产品精细”的研发理念,构建
“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的研发模式,公司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国内
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平台和特种精细材料合成与应用平台;同时,不断加强与
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公司牵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
创新与产业化联盟,依托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力量和创新资
源,进行化工新材料项目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业绩回顾 
       2021年1-6月,公司在“创新驱动+运营提升”的总体战略指导下,持续聚
焦新材料方向,狠抓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市场拓展、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募投项目
及技改技措项目建设等工作,实现了生产装置安全、稳定、满负荷、长周期、优化运
行,产品全产全销,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2021年5月
完成对联泓化学股权的收购,联泓化学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控制了生产所需原
料甲醇总量的80%,基本规避甲醇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高了持续盈利能力
和盈利稳定性,一体化运行的协同效益已逐步显现。围绕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细
分品类的特种材料等领域,积极筹划、实施投资与并购。其中,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公
司实现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2021年6月,公司完成对科院生物投资并成为其第一大
股东,生物可降解材料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594.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4%,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125.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82%;报告期末,公司
总资产1,231,012.84万元,净资产588,970.89万元,资产负债率52.16%。 
       (四)业务经营情况 
       1、高标准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环保“零事故” 
       公司制定了以“十大安全理念和十六条安全生产禁令”为核心的企业安全
准则,确立了“零污染、零伤亡”的安全生产目标,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一切不安全
行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事故预防体系
建设,以风险管控为核心,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认真抓好环保管理工作,进一步
提升了公司安全治理和环保管理的水平。 
       2、装置运行指标行业领先,产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主要装置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
其中DMTO装置通过催化剂的优化和OCC项目的建成投用,进一步降低了主要原材料甲
醇单耗,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1-6月,EVA产量6.48万吨,PP产量10.88万吨,E
O产量6.53万吨,EOD产量8.13万吨。 
       3、夯实产品优势,优化产品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保持产品全产全销。
其中: 
       (1)继续巩固EVA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果,报告期内全部排产高VA含量的高
附加值产品,其中光伏胶膜料、线缆料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高VA含量、高弹性EV
A鞋材专用料UL01833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发展和线缆需求的增长,
2021年上半年公司EVA产品均价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2)PP薄壁注塑专用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持续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高熔无规共聚PP专用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高透明PP专用料PPR-M300产品定型并投产
,客户基础不断积累,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受下游市场需求带动,公司PP产品销
售均价同比上涨。 
       (3)EOD产品中特种表面活性剂、高性能减水剂等高毛利产品的产销占比
进一步提升,持续开发高端减水剂母液及助剂、高效分散剂等特种精细材料产品。 
       4、研发平台持续优化,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 
       公司高度重视科研技术开发与创新,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0,776.86万元。公
司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模式,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1-6月,
公司提交专利申请14项,截至报告期末,联泓新科共拥有授权专利131项;公司充分
运用研发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共完成16个新产品/新工艺的实
验室研发、14个新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8个新产品的产业化。 
       5、通过投资并购,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新业务 
       2021年5月,公司完成联泓化学股权收购,可有效规避主要原材料甲醇价格
波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充分运用公司与联泓化学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一体
化运行,降低物流、公用设施等成本,增加协同效益;2021年6月,公司通过投资成
为科院生物第一大股东,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科院生物规划建设“13万吨/年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全产业链项目”(一期3万吨/年,二期10万吨/年),目前已
启动一期项目建设,生物可降解材料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6、募投项目和技改技措项目有序推进 
       (1)募投项目“10万吨/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烯烃分离系统配套技
术改造项目”,已实现连续化稳定运行并通过降低甲醇单耗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经
营业绩带来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2)募投项目“EVA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至报告期末已完成
项目主要详细设计工作和主要采购工作,将于2021年下半年现场施工,计划于2022年
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延长公司EVA生产装置运行周期和提高催化剂转化
效率,装置整体产能将至少增加1.8万吨/年,且光伏胶膜料产量和占比将会大幅提高
。 
       (3)募投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至报告期末已完成工
艺包设计和基础设计。 
       (4)技改项目“聚丙烯装置二反技术改造项目”,报告期内整体项目建设
按既定规划有序推进,已完成项目主要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工程正在进行中,计
划于2021年四季度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全部用于生产高端PP专用料,生产能力
将增加约8万吨/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工艺技术 
     公司主要生产装置均采用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并有效掌握应用与消化吸收;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公司已开发、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与核心生产工艺。
 
     (二)独特的产业布局与产品结构 
     公司产业链条长,产品结构丰富,目前国内尚无完全相同的产业链布局;产品
定位高端,毛利率高,抗风险能力强。 
     (三)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公司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并持续提升治理水平。经营层在董事会授权下,积
极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坚持自主经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高效性和灵活度。为充分
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实现核心和骨干员工持股,经
营层及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四)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 
     公司经营层及核心骨干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化工和新材料企业,拥有深厚的行
业经验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 
     (五)突出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骨干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知名化工
新材料跨国公司。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的模式,研发创新能力强;公司
是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依托中国科学院相关
院所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力量和创新资源,进行化工新材料项目创新技术成果转
化。 
     (六)综合的区位优势 
     公司生产基地所处的鲁南地区化工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备,主要原料富集
,在生产端较区域内竞争对手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公司研发和销售机构主要设置在
华东腹地江苏常州,紧贴的经济发达的华东市场是国内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精细材
料的重要消费市场,也是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 
     (七)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依托多年稳定的生产运行、积极的市场开拓、优质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技
术服务,在行业和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风险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形势不确定,贸易摩擦、技
术封锁频发,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疫情事态发展及其对宏观经济及行业的影响,积极应
对疫情影响,及时调整公司运营策略,实现公司稳健发展。 
     (二)行业和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但未
来仍面临新进入市场者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如未来行业产品需求持续放缓,市
场供应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将对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带来一定
挑战。 
     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先进、产业链长、产品结构独特等优势,提高装置运行效
率,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并力争在高端新材料相关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公
司核心竞争力。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采购成本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产生大幅波动
,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库存成本控制等方面未能有效应对,经营业绩将存在波动的风
险。 
     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进行上游产业链延伸,基本
规避甲醇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强化供应链管理,巩固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
系,优化供应商渠道,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四)环保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新材料行业在环保方面受到国家监管比较严格,随着我国加快改变经
济增长方式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方面的监管愈加严
格,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更高的环保标准,环保投入加大可能导致生产经营成本提高。
 
     公司将坚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一方面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确保原有环保
设施正常运行并及时升级,确保环保“零事故”;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进行生产工
艺优化,推进绿色环保技术开发应用,采取更加友好型的生产方式以实现绿色可持续
发展。 
     (五)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所属新材料行业技术发展较快,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拓宽产品应
用领域,需持续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发投入。因技术开发受各
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果公司不能按计划成功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等,可能对公司
持续保持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紧扣战略方向和市场需求,采取自主研发和协同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外部引进加强技术人才储备,不断充实研发团队力
量,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激励考核机制,优化研发项目管理模式,以满足新产品研
发需求。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一)业绩回顾 
       2020年,公司在“创新驱动+运营提升”的总体战略思想指导下,克服新冠
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狠抓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市
场拓展、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募投项目及技改技措项目建设等工作,实现了生产装置
安全、稳定、满负荷、长周期、优化运行,产品实现全产全销,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3,136.02万元,比上年增长4.53%,归属上
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0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0.4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954,5
24.8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544,707.66万元,资产负债率41.93%。 
       (二)业务经营情况 
       1、高标准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环保“零事故” 
       公司制定了“十大安全理念和十六条安全生产禁令”为核心的企业安全准
则,确立了“零污染、零伤亡”的安全生产目标,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一切不安全行
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事故预防体系建
设,以风险管控为核心,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认真抓好环保管理工作,进一步提
升了公司安全治理和环保管理的水平。疫情期间,公司开展了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全公司千余名员工无一人感染,保障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并被列入“山东省
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 
       2、装置运行指标行业领先,产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工艺技术和设备管理,优化装置
运行条件,合理规范延长装置运行周期,EVA产品全年产量13.1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
108.49%,同比增长3.61%;PP生产装置连续运行时间创装置投产以来最长记录,全年
产量24.7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104.81%,同比增长3.61%;EO产品全年产量14.12万吨
,产能利用率为97.71%;EOD产品全年产量16.06万吨,达到产能的101.24%,同比增
长9.39%,其中江苏超力高性能减水剂产量达6.82万吨。公司生产装置主要经济技术
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其中DMTO装置通过催化剂的优化和OCC项目的建成投用,进
一步降低了主要原材料甲醇单耗,全年均值降至2.757吨甲醇/吨烯烃,保持行业领先
水平。 
       3、夯实产品优势,优化产品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在先进高分子材料及特种精细材料细分领域市场
优势,并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毛利率产品EVA光伏胶膜料、特种
表面活性剂、高性能减水剂的产品比例。其中: 
       (1)EVA产品继续巩固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果,全年全部排产高VA含量等高
附加值产品,其中光伏胶膜料FL02528产销量快速提升,与国内太阳能光伏胶膜龙头企
业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线缆料UL00628/UL00428在国内电线电缆专用料领域继
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尤其是UL00428在高端低烟无卤电线电缆料市场占有率稳步提
升。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出高VA含量、高弹性EVA鞋材专用料UL01833,该产品一
经投入市场,迅速得到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生产与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EVA产品
结构,并带来了较好的利润回报。2020年下半年,国内光伏胶膜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面对此变化,公司产销联动,快速反应,及时加大了EVA光伏胶膜料排产量,光伏胶
膜料全年销售量较2019年增长约48%,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PP薄壁注塑专用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持续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新产品开发有序推进,高熔无规共聚PP专用料销量同比增长约25%,并开始
布局高透明PP专用料领域,客户基础不断积累,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3)EOD产品在建筑、纺织、日化、农化、金属加工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
率进一步巩固或提高。公司紧贴消费升级趋势,聚焦高端化学品国产替代,持续开发
特种精细材料新产品。报告期内,在建筑领域,成功开发出SR7501功能型产品,江苏
超力在公路交通工程减水剂区域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农化领域,公司自主开发出高
端绿色分散剂并顺利投放市场;在金属加工领域,RBL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
领先。 
       4、研发平台持续优化,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 
       公司高度重视科研技术开发与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6,333.46万
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5%。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模式,在加强先进高
分子材料研发平台和特种精细材料合成与应用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相
关研究所和国内相关高校开展合作,建设新材料领域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致力于建设成为集创新技术研发、技术服
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服务平台。2020年,公司申请专
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截至2020年底
,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报告期内,公司充分运用研发平台
优势,积极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全年共完成20个新产品/新工艺的实验室研发
、18个新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14个新产品的产业化,PP透明料PPR-M300、EVA高档
鞋材料UL01833、新一代聚羧酸大单体SR7501、特种表面活性剂等新产品成功投产。 
       联泓研究院在做好产品研发的同时,分析检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2
0年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5、募投项目和技改技措项目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规划,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和其他技改技措项目建
设施工和投产运行: 
       (1)募投项目“10万吨/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烯烃分离系统配套技
术改造项目”,2020年第四季度成功投产,一次性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目前已
实现连续化稳定运行。该项目采用第二代OCC技术,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和公司共同开发,为国内首套采用该技术的装置。相比于第一代OCC技术,第二代技
术对原料适应性更强,乙烯丙烯收率更高。自2020年第四季度OCC项目投产后,公司
甲醇单耗较OCC项目投产前下降10%左右,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较
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2)募投项目“EVA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至报告期末已完成
项目基础设计及概算审查,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将提高公
司EVA生产装置运行周期和催化剂转化效率,整体产能将至少增加1.8万吨/年,且光
伏胶膜料产量和占比将会大幅提高。 
       (3)募投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完成工艺包设计和基
础设计。 
       (4)技改项目“聚丙烯装置二反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政府
立项及规划许可等工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计划于2021年四季度建成投产。该技改
项目投产后,将全部用于生产高端PP专用料,生产能力将增加约8万吨/年。 
       (5)江苏超力新厂区建设已全面完成,20万吨/年高性能减水剂装置已于2
020年11月正式投产,全年高性能减水剂产量同比增加16.05%。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单位:元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变化。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能源类型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生产办公楼项目的环评登记表备案;完成PP二反改造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1年1月8日获得枣庄生态环境局批复;完成生物可
降解聚乳酸(PLA)改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报批并于2020年3月18日获得枣庄生态
环境局滕州分局的批复。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报告期内,根据所在行业及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需要,公司按照法规要求
办理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延期许可;联泓科
技办理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的延期许可;联泓销售新增办理了常州分公司《危化
品经营许可证》并对原《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办理了延期许可,依法注销了《自理报
检单位备案登记证明书》;江苏超力更新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和《易制
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备案证明》,对《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了延期许可,办
理了新厂区《排污许可证》,并对老厂《排污登记表》办理了延期手续。至报告期末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持有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登记证》、《辐射安全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报
检企业备案表》、《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等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均在有效
期内。 
       对有效期将于下一报告期内到期的相关批复、许可、资质等,公司将会及
时办理续期手续。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在现有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不
存在相关批复、许可、资质有效期届满后不能通过复审的风险。同时,公司将根据相
关政策的变化情况积极主动进行调整,以确保公司能够持续符合相关批复、许可、资
质的续期条件。 
       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 
       从事化肥行业 
       从事农药行业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从事化纤行业 
       从事塑料、橡胶行业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工艺技术 
       公司五大生产装置均采用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并有效掌握应用与消化吸
收;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公司已开发、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与核心生产工
艺。其中:甲醇制烯烃装置(DMTO+烯烃分离+OCC装置)为国内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运行装置;生产光伏胶膜料和电线电缆料的EVA装置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釜式法技术,为国内引进的首套同类装置。 
       (二)独特的产业布局与产品结构 
       公司独特的产业链条为国内首创,产业链条长,抗风险能力强,目前国内
尚无完全相同的产业链布局。公司产品结构丰富,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与产品结构,
现有产品布局大多为国内同类型产品的高端料或高毛利产品。公司主要产品EVA光伏
胶膜料、EVA电线电缆料、聚丙烯薄壁注塑专用料、环氧乙烷衍生物等产品品质均在
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通过参股上游甲醇制造企业新
能凤凰,增强了主要原材料甲醇供应的稳定性,减少了甲醇价格波动对公司效益的影
响;通过收购下游减水剂企业江苏超力,将公司环氧乙烷产业链从聚醚大单体延伸至
建筑外加剂,即高性能减水剂,丰富了产品结构,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产品以附加值较高的专用料、高端料为主。在EVA产品方面,公司聚焦
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尤其是国内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生产难度较高的高VA含量的
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PP产品方面,公司生产的全部为薄壁注塑专用料,并开
始布局高透明专用料领域,薄壁注塑专用料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持续居于国内领先水
平;在EOD产品方面,公司聚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聚醚大单体、高性能减水
剂等下游应用前景广阔的方向,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应用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 
       (三)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公司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并持续提升治理水平。经营层在董事会授权下
,积极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坚持自主经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高效性和灵活度。为
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公司在创立之初就实现核心管理人员和骨干
员工持股,经营层及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成果和共担风险。高效的经营管理机
制和创业进取基因,为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 
       公司经营层及核心骨干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化工和新材料企业,经历了公
司十年来从“绿地-项目建设-投产运营-业绩提升-成功IPO”的创业和发展周期,拥
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
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公司主装置项目建设及运行周期创造多
项行业记录,其中DMTO装置建设周期创造行业用时最少的纪录,同时一次性开车成功
后连续运行26个月,创行业同类装置开成后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纪录。公司各装置自
投产以来,保持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各装置关键消耗指标(例如最代表行业运行水
平的DMTO装置甲醇单耗指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目前
主要产品均为高端专用料、高毛利产品。 
       (五)突出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骨干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知名
化工新材料跨国公司。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研发创新能
力强;全资子公司联泓研究院拥有行业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平台和特种精细材
料合成与应用平台,已构建催化剂开发、合成工艺开发、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发体系
,已开发精细材料产品30多个系列、100余个牌号,实现产业化80余个,为持续降本
增效及产品结构优化提供研发支持。公司主持、参与修/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2项。公司已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山东省特种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依托
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力量和创新资源,进行化工新材料创新
技术成果转化,持续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 
       (六)综合的区位优势 
       公司生产基地所处的鲁南地区化工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备,主要原料
富集,其中原料甲醇常年均价较华东其他地区每吨低150-200元,在生产端较区域内
竞争对手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华东地区是国内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精细材料的重
要消费市场,也是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公司60%以上销售收入来自于华东地区
。为贴近市场、服务客户,公司将研发和销售机构及团队均设置在华东腹地江苏常州
,以加强市场及服务端的区位优势。 
       (七)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依托多年稳定的生产运行、积极的市场开拓、优质的产品质量、完善
的技术服务,在行业和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2016-2020年,公司
连续五年获评“山东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山东省化工新材料十强”。同时,
公司获评“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2020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
强”和“2020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材料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
合会环氧衍生表面活性剂及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公司建立了完善
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高质量特性,使公司
在客户及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年度最具品牌
影响力新材料企业”、“山东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实施战略2.0起始之年。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运营提升”双轮驱动模式,聚焦新材料产业方向,
走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的路线,发挥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赋能优势,打造在新材
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将公司发展为新材料平台型企业。 
       1、战略发展方向 
       公司除继续在现有高端聚烯烃材料、新能源材料以及特种精细材料领域持
续发力、做优做强外,将持续专注新材料领域,围绕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关注新材
料“卡脖子”的领域,重点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特种
工程材料等领域,形成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 
       2、战略实施路径 
       (1)创新驱动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才储备,充实研发力量,建
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激励考核机制,优化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负责人制,通过自
主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
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单位,将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优势,通过“3+1
”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中国科学院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为公司培育新
的增长点。 
       ①自主研发方面,公司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以及完善的研发装置,公司为
“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设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特种精细化
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泓研究院设有新材料开发室、建筑化学品研发室、合成
实验室、EOD研发室、分析检测实验室、研发管理部等六个研发部门,可以满足公司
重点方向相关产品的实验室研发、小试以及中试放大的需求。公司将坚持以战略为引
领,以市场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发高端新产品。 
       ②合作开发与协同创新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天
津大学和国际知名企业的研发合作;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
业化联盟”理事长单位,将充分发挥联盟的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建设“联盟+平台+基
金”+“专业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营团队”的“3+1”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中国科学
院新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持续为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动力。 
       ③通过投资并购方式驱动业务提质增效。公司在新材料领域具有多年的项
目资源积累,将围绕公司战略方向,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新业务,扩大业务
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运营提升 
       ①进一步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公司将持续通过工艺优化、技改技措、采用
新型高效催化剂、化工三剂和设备国产化等举措,降低装置综合能耗与运行成本,实
现精益生产与科学增产,保持装置运行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②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推进对新能凤凰82.5%股权收购
,基本规避公司主要原料甲醇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巩固与其他原材料供应商
的战略合作关系,降低其他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③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EVA光伏胶膜料、PP透明料、特种表面活性剂、
高性能减水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占比,扩大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增加产品毛利率
。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进一步拓展市场增长空间。 
       ④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构建
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的组织架构,建设积极进取、高效协作的管
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3)人才战略 
       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人才发展通道。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通过
职位职级体系、任职资格标准、能力素质模型及员工发展路径等实施落地,促进部门
间、专业间人才合理流动,构建多元化人才发展通道,激发人才潜力,充分发挥人才
价值。 
       ②完善员工培养体系,持续提升员工能力。按照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
为辅的原则,培养内部潜力人才,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形成完善的多层次后备人才梯
队;营造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推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内部
和外部培训资源,提升员工能力,为员工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③坚持分享共赢的文化理念,注重员工激励和价值实现。树立人力资本的
理念,匹配公司发展战略储备人才资源,为公司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建立科学系
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公司分享
共赢、共同成长。 
       (三)经营计划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运营效率和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在行业内已具有
较高的知名度,为公司下一步快速成长奠定了扎实基础。2021年,公司将继续坚持“
创新驱动+运营提升”的双轮驱动模式,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升运营水平,降本增效。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持续技改技措
,进一步提升装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采用新型高双烯选择性的DMTO催化剂,充分发
挥催化剂性能,提高双烯收率,确保DMTO装置甲醇单耗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继
续推进其它装置国产主催化剂多元化,有效保证主催化剂供应安全及生产成本进一步
降低。 
       2、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毛利水平。继续保持产品全产全销目标;进一步提
升EVA光伏胶膜料产品比重,谋划EVA新产能布局,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提高
PP高端专用料、特种表面活性剂、高性能减水剂等高毛利产品的产销占比。 
       3、坚持市场导向,持续开发新产品。公司将重点完成PP透明料PPR-M300产
品定型,实现量产;开发高端减水剂母液及助剂、高效分散剂等特种精细材料产品,
实现日化用功能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新产品的产业化。 
       4、加大创新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是公司始终坚持的发展理
念,2021年公司计划新增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超过10项,继续完善和优化知识产权布局
;完善现有功能性聚合物、磺化等新技术平台建设;加速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方向
小试技术的遴选和中试开发,加快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中试
项目成果产业化落地。 
       5、按计划推进募投项目及技改项目建设。2021年完成PP二反改造项目建设
,提高PP高端专用料产能;完成募投项目EVA管式尾项目现场施工工作;推进募投项
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前期相关工作。 
       6、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力争战略投资在相关领域有所突破。 
       (四)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举措 
       1、宏观经济风险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形势不确定,贸易摩擦
、技术封锁频发,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疫情事态发展及其对宏观经济及行业的影响,积
极应对疫情影响,及时调整公司运营策略,实现公司稳健发展。 
       2、行业和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但未来仍面临新进入市场者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如未来行业产品需求持续放缓
,市场供应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将对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带来
一定挑战。 
       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先进、产业链长、产品结构独特等优势,提高装置运
行效率,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并力争在高端新材料相关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
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采购成本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产生大幅
波动,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库存成本控制等方面未能有效应对,经营业绩将存在波动
的风险。 
       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强化供应链管理,巩固
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优化供应商渠道,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4、环保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化工新材料行业在环保方面受到国家监管比较严格,随着我国加
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方面的监
管愈加严格,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更高的环保标准,环保投入加大可能导致生产经营成
本提高。 
       公司将坚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一方面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确保原有
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并及时升级,确保环保“零事故”;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进行生
产工艺优化,推进绿色环保技术开发应用,采取更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以实现公
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5、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所属新材料行业技术发展较快,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拓宽产
品应用领域,需持续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发投入。因技术开发
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果公司不能按计划成功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等,可能对
公司持续保持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紧扣战略方向和市场需求,采取自主研发和协同研发相结合的
模式,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外部引进加强技术人才储备,不断充实研发团
队力量,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激励考核机制,优化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负责人
制,以满足新产品研发需求。 
       (五)前期披露的经营计划回顾 
       1、报告期内,公司工艺改进、技改技措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公司装置实
现了“安、稳、长、满、优”运行,物耗能耗逐步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装置运
行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OCC项目已于2020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通过不断摸索操
作条件、优化运行方式,实现OCC装置的满负荷生产,公司甲醇单耗较OCC装置投产前
下降10%左右,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2、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开发工作持续高效开展,产品实现全产全销。EVA
产品销售区域涉及全国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PP薄壁注塑专用料销售市场涉及全
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华东、华南、华北等主要核心区域继续保持优势地
位;EO产品以山东省为核心销售区域,在山东市场占有率约为40%;EOD销售方面,公
司通过积极开拓市场、紧密维护客户关系,在纺织、日化、皮革、金属加工、建筑等
重点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位居行业前列。 
       3、报告期内,公司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研发部门紧扣公司
战略方向和现有行业需求,调研和挖掘新方向、新技术和新产品,加深对下游应用的
理解,聚焦重点项目的开发,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公司完成了20个新产品/新工艺的
实验室研发,18项产品的实验室工艺开发,并形成新产品工艺配方;完成14个新产品
开发及产业化;申请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
利9项。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
协同创新,争取尽快实现成果转化。 
       4、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OCC项目已建成投产,募投项目EVA管式尾项目
、募投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以及PP二反改造项目均按计划推进
;江苏超力新厂区建设完成,20万吨/年高性能减水剂装置已正式投产。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